本報訊 本報“黨報青年記者調查”有關雕塑園系列報道刊出后,在社會各界引發強烈反響。在市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下,目前雕塑園的恢復利用問題正抓緊研究,有關計劃和方案正在制定中,一度沉寂的雕塑園將恢復生機。自5月以來,本報記者根據群眾反映,經過深入調查,先后采寫了《沒了雕塑,還叫雕塑園?》、《“它不該曇花一現”》、《不該像破爛一樣扔掉》和 《管好雕塑園究竟誰負責》四篇報道。
報道刊發后,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雕塑園未來前景的廣泛關注,讀者紛紛以來電、來函等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認為,位于美麗的海濱風景區的雕塑園,是青島已經建成的重要文化設施,因為缺乏專業管理而長年閑置十分可惜;對這一曾經“顯赫”一時的高雅文化場所,應該想方設法規劃好、利用好, (下轉第七版)(上接第一版)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其成為青島美麗風景以及“文化之都”的一個象征。對于本報和群眾反映的雕塑園利用問題,市主要領導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多次親自過問,并指示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探討雕塑園的現狀,抓緊制定方案,盡早將這一文化設施利用起來。特別要將文化設施功能與海濱優美的自然風光結合起來,與美麗的海濱自然岸線結合起來,使其成為展現青島文化的亮點,成為展現青島形象的亮點。
據了解,目前,國內一些重要文化部門以及一些企業,都對雕塑園的利用表現出濃厚興趣,有關合作事項也正在積極洽談中。在政府部門和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這里將會逐步得到恢復利用,并最終展現出靚麗的風姿。得知我市正加緊研究雕塑園的利用問題,省雕塑家協會副主席杜利華充滿了期待。他說:“恢復后的雕塑園不僅應該成為一座學術性展館,更應該朝著國際性方向發展。應努力把雕塑園打造成國際雕塑藝術展覽的平臺,向威尼斯雙年展等世界級藝術展看齊,如策劃中國青島國際雕塑藝術雙年展等活動,吸引全世界最知名的雕塑家來參展,把雕塑展發展成青島文化旅游的重要一部分。”他還建議雕塑園朝產業化方向發展,將雕塑藝術與市場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