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廣州建城2222年,廣州也稱羊城。那你聽說過五羊雕塑的傳說嗎?
五羊石像坐落越秀公園內,該石像有一美麗傳說:周朝時,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天空飄來五朵彩色祥云,上有身穿五色彩衣、分騎五只毛色不同口銜稻穗的仙羊的五位仙人,降臨廣州。仙人把稻穗分贈給廣州人民,并祝福此地永無饑荒。說完五位仙人欣然離去,留下五串金燦燦的谷穗和五只依戀人間的仙羊。人們把稻穗撒播大地,從此,這里年年五谷豐登。仙羊后來變為石頭,好像永久地保佑著廣州風調雨順,幸福吉祥。廣州人民為感激五位仙人,在他們當年降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觀以示紀念。觀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五仙被尊奉為谷神。以后五仙觀幾經搬遷,現在坐落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觀是明代修建內列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而這個座落在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塑,則是1959年由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人根據五羊傳說而設計制作的。五羊雕像現已成為廣州城的標志。廣州之所以稱為羊城,五羊城,穗城,便源于此。
作為每一個廣州人都熟知的廣州越秀山五羊石像是有著極深刻含義的!這個石塑像體現了廣州人的傳統精神和傳統美德。對于這五只石羊本身來說,石羊的作者將廣州人的五種優秀品德,暗藏在這五只石雕羊的身上。
平時,很多參觀廣州越秀山五羊石像的人都留意到,五羊石像給他們最深印象的是站在最高的口中含著稻穗老山羊。自然地認為這口中含著稻穗老山羊是最重要的,我不以為然。
我們走近廣州越秀山五羊石像,留心觀察首先映入眼中的不是口中含著稻穗老山羊,而是離觀眾最近的小羊,一只跪地吃奶的小羊。作者故意安排一只跪地吃奶的小羊。放在離觀眾最近的地方,暗示這是最重要的。
這時,我們順著逆時針方向,繞著石像走,
第一只石羊是跪地吃奶的小羊;代表著報恩。
第二只石羊是一只正在回頭顧盼喂奶的母羊,這只回首喂奶的母羊代表著慈愛。
第三只石羊是一只正在用羊角幫同伴搔癢的羊,這只用羊角幫同伴搔癢的羊;代表著互助。
第四只石羊是一只默然低頭吃草的羊,這只石羊代表著勤勞。
第五只石羊是站在最高,凝視遠方護衛腳下,口中含著稻穗老山羊,他代表著勇敢報恩、慈愛、互助、勤勞、勇敢正是廣州越秀山五羊石像所含的真正意義!這是廣州越秀山五羊石像立了幾十年而鮮為人知的暗藏的含義!
作者有意安排一只跪地吃奶的小羊放在離觀眾最近的地方,暗示這是最重要的。
我認為:跪地吃奶的小羊所代表的報恩精神,是構成廣州人傳統精神和傳統美德的基石,是廣州這座城市建城的初衷。我們很多老廣州人都這樣一句說話: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指:光孝寺)。而我所說的報恩精神,通俗一點就叫孝。光孝寺的光孝二字就是光大孝義的意思,是報恩精神的傳統解說。報恩精神也中華民族最為傳統的民族情操!
因此,跪地吃奶的小羊應該放在第一位!廣州越秀山五羊石像是一件非常好的城標藝術作品。!
在廣州,還有許多著名的不銹鋼雕塑、鑄銅雕塑、城市雕塑等諸多作品被擺放在人們的眼簾,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諸多樂趣